猫眼石图片大全,马达加斯加海洋石有收藏价值吗?
谢谢《今日头条》邀请猫眼石图片大全,回答“马加斯加海洋石有收藏价值吗?”
马加斯加的海洋石,又称为海洋碧玉。一种介乎玛瑙与石髓之间的微晶质晶石。成分为二氧化硅。历经千万年的孕育成形,储存大自然广瀚莫测之能量磁场.因色彩丰富,色泽鲜明多变,包含了火山熔岩及海底微生物,珊瑚虫,鱼卵,海藻,天然朱砂,铁,镁,锌,硫矿,磷等物质,故名做 海洋石。海洋石,对人体经脉的疏通有着极好的辅助效果外,可以令人获得心灵感悟方面的提升,平和拓展汪洋人脉,推动人生获得更为广茂的机遇。
马达加斯加海洋石,仅产于马达加斯加西北岸一座小岛,它的花纹和艳丽多姿的颜色,充分的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自然天成,这种自然奇石,资源极少,已经接近枯竭,有极高的观赏价值,值得爱玩奇石的人们收藏。以上个人看法,仅供参考!
故宫里的后妃们都戴什么首饰?
青金石金领约
其实呢,对于老银收藏、金银器鉴赏等一系列高雅爱好,狸子是全然不懂滴。要说有什么动力让咱致力于收集这些金光闪闪的、宝气夺人的物件嘛,那也挺好理解的。
这是所有爱美人士的通病,现在我们管这个叫——颜控。颜控是一种病,当然不会像精神病一样不好控制,但是犯起来其实也挺要命……额,跑题了。
本文就是一个严重爱美人士的收集癖,呵呵。同人们看着解解对此类爱物的饥渴吧。
皇后冬朝冠
高30厘米口径23厘米 清宫旧藏 冠熏貂制,帽檐上仰,覆以朱纬。冠正中饰三层金镶桦树皮凤顶,每层间以一等大东珠一颗,三等东珠一颗,金凤的尾部各饰小珍珠十六颗,背部名嵌一块猫眼石。三只金凤各口衔三等东珠三颗。 朝冠的檐部缀七只金凤,每只金凤饰二等发呆珠九颗、小珍珠二十一颗,猫眼石一块,冠后部饰金翟一只、猫眼石一块、小珍珠十六颗。翟尾垂珠穗五排二就(横三排坚五列)嵌三百零二颗四等东珠,中贯两面金累丝圆形结,中间嵌青金石,下垂珍珠六结,青金石结,珊瑚坠角五。 冠后护领。垂明黄绦二,中贯青金石结,金累丝幅,珊瑚坠角四。 因清朝发源于东北,因此,家乡盛产的桦树、东珠成为皇后朝冠的重要樗和主要材料。清代皇后朝冠,冬为熏貂,夏用黑绒。这件朝冠为冬天所戴,是皇后大典时的礼帽。 镶翠珠双喜钿子
高16厘米宽27厘米 清宫旧藏 钿子以双股铁丝做骨架,外用青丝钱缠绕。钿前上部为盘肠纹和寿字纹相间排列,四周为方格纹,寓意“万寿绵长”;下部和顶部为丝线编织成方格网状纹。 钿下沿嵌九个碧玺双喜字,正中一大碧玺双喜字,每一喜字正中嵌一颗珍珠,下以翠为托,喜字四周镶翡翠云头纹饰。十个双喜字寓意“十全十美”。 此钿子为清代皇后在大婚及吉庆节日时所戴。 银镀金翡翠碧玺花卉钿子
清光绪 高16厘米宽26厘米 清宫旧藏 钿子以铁丝上缠绕青丝线编成骨架。钿子前端饰四朵银镀金累丝花卉,以碧玺为花瓣,翡翠为叶。钿后饰银镀金累丝嵌翡翠,碧玺花篮。 此钿子为常服冠,反映了清代晚期珠宝镶饰艺术的水平。 镶珠宝钿子
高16厘米宽28.5厘米 清宫旧藏 钿子为铁丝骨架,外以青丝线缠绕,编成盘肠纹、寿字纹及方格纹。钿前镶四组珍宝花卉,以翡翠为叶,碧玺为梅花瓣,瓣上嵌珍珠,中间嵌红宝石为蕊;万寿菊以翡翠为瓣,红宝石为蕊。钿前沿正中为火珠式纹饰,正中嵌珍珠一颗。 此钿子属花钿,为清代皇太后、皇后节日时所戴。 金镶珠翠帽花
径18厘米 清宫旧藏 帽花圆形,内外两层纹饰,内层由翠片、碧玺组成六只蝙蝠,蝙蝠头顶嵌珍珠,两侧各有寿桃一个;外层八个如意头纹饰,内由翠片,碧玺组成花朵。内外纹饰边沿满缀米珠。桃、蝠纹寓意“福寿万年”。 清代后妃冠帽有三种形式,即朝服冠,吉服冠和便帽,前两种按礼制成作,但帽具有随意性。此帽花是套在便帽上的装饰品。 玳瑁镶珠石翠花扁方
长33厘米宽3.5厘米一对 清宫旧藏 首、尾两端各嵌有银镀金累丝线纹托,托上嵌以碧玺、白玉、红宝石、翡翠、珍珠等组成的花纹。头部嵌翠雕蝙蝠。寓意“福禄寿”。 玳瑁是指经过处理加工后的海龟甲,明代《格古要论》中说“以黄如蜜,黑如漆者为正品”。玳瑁产量较少,属稀有之物,故被视为珍宝。汉代已用其做妇女头簪。此扁方为清代后妃用品。 白玉嵌珠翠扁方
长31.5厘米宽3.1厘米 清宫旧藏 扁长形,器表镶嵌翠制的绿色枝叶和莲蓬,碧玺制的粉红色荷花,荷叶上卧伏一只青蛙,戏、蓝宝石制小花朵。头号部两端镶嵌五瓣花,花蕊嵌珍珠。 此扁方玉质晶莹,纹饰简洁,为清代中期制作的扁方精品。 银镀金镶珠宝镂花扁方
长32.5厘米宽3.5厘米 清宫旧藏 扁长形,通体镂空荷花纹,以碧玺,宝石为荷花,莲蓬、枝叶等以翡翠为之,一端边框嵌有半圈珍珠。 此扁方上嵌有多种珠宝,其中红宝石三块、蓝宝石两块、红料石一块、珍珠三十六颗。 翡翠福寿纹香囊
长5.3厘米宽4.1厘米一对 清宫旧藏 香囊委角长方形,中空可开合。两面分别透雕桃实及桃叶,上有蝙蝠,寓意“福寿双全”。两端系珊瑚结珠,结上系红色盘肠结,结下系金线穗托,红珊瑚米珠穗,穗头有翡翠坠角。结上、下均缀缉珊瑚、珍珠米珠结一组。 香囊的种类繁多,但翡翠香囊不多见。 金累丝花纹香囊
清同治 径5厘米高1.6厘米 清宫旧藏 香囊圆形,分为器、盖两部分,以金累丝镂空锦纹,两面均饰三组点翠花叶纹。中空,可开合。上下有黄色丝穗,系珊瑚雕福寿珠,缀米珠六组。附黄签,两面书:“同治元年二月十四日收沈魁交”,“银镀金花囊二件,每件上拴珊瑚豆二个”。 香囊为随身佩挂的薰香器,原是一种用布做成的小袋,也称“香袋”。佩挂香囊的习俗,最早可上溯到先秦时期,被称为“容臭”。清代帝后多以此为装饰品,可随身携带,也可挂在床帐之上。
珠翠宝石金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
最近看了不少故宫珍藏的清代后妃首饰,很多上面附有黄签。以前也是看过这类签标,总以为是民间当铺的标记。却原来内务府也是时兴贴这个的,我在一些宫廷珍宝上都看到:某某答应交回这类。
据说,清宫的女眷有严格的品级规制。不能越级拥有珠宝,更不能用不属于自己品级的服饰。所以,升迁或者被降级服饰也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。就连过世都不能带走一些自己喜欢的珠宝,因为那都是在职的福利。
白玉嵌翠碧玺花簪
柄部为扁片状,两面纹饰对称,选用红、蓝宝石、碧玺为花,翠为花叶嵌出花草图案,柄端嵌一较大碧玺花。
金镶珠翠宝簪
长15厘米 清宫旧藏
簪柄镶嵌翠制手形饰,手腕套环,执如意。如意头套活环。系珍珠一串,共六颗。下用四瓣式金托包祖母绿坠角。此簪造型别致,殊为少见。镶嵌用料上等、珍贵。
同意,看那珍珠多圆,颜色大小多统一,绝对是海选出来的,看那小手镯,看那点红绳露的,多精细的手工和设计。
金镶珠石松鼠簪
长13.5厘米宽2厘米 清宫旧藏 簪两端各嵌一块红宝石,簪柄雕松鼠、树枝,嵌碧玺一块、珍珠两颗。此簪为清代后妃生活用品。
银镀金镶翠碧玺花簪
长22.7厘米宽6厘米 清宫旧藏 簪一端有柄托,托身饰三道圆箍,中空,插翡翠花柄。柄两面雕相同花叶纹,嵌两朵碧玺雕成的梅花,花蕊嵌珍珠。柄顶端嵌碧玺花一朵。 花簪为清代后妃首饰。 金镶东珠耳环
长2.3厘米一对 清宫旧藏 金环上带托,镶三颗东珠。 中国自汉代就有妇女戴耳环的记载,多用金、玉、珠、宝石、翠等珍贵材料制作。 清代后妃戴耳环可区分身份等级,穿朝服时,皇后所戴耳环各镶三颗东珠,妃嫔戴一对珍珠,平时可随意。此耳环,为清代皇后所戴。 金镶珠翠耳坠
长12.5厘米一对 清宫旧藏 流苏式,金托上嵌翡翠蝴蝶,背面有金针,用于穿耳。下坠珍珠一串,最上一颗为三等珍珠,下有金托,刻“宝源九金”戳记。珍珠串下为茄形翡翠坠角,以粉碧玺为托,两侧嵌珍珠。 此耳坠为民间珠宝店制。
明黄缎缀绣缉米珠云龙女袷龙袍
清道光 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84厘米 清宫旧藏 龙袍直身圆领,大襟右衽,马蹄袖,裾左右开,缀铜鎏金錾花扣,内衬湖色云凤纹暗花绫里。袍身饰龙纹九条,间饰流云飞蝠,彩带、字纹、花盖和玉磬,寓意“万代庆福”。底襟前后饰海水江崖、杂宝纹,寓意“寿山福海”。石青色缎领袖边上饰小龙纹,外镶石青色团龙杂宝织金缎及连枝六角小花绦边。龙纹和边饰单连花卉,均用米珠串缉而成。 领口处系墨书黄纸签,正书:“绣明黄缎缉碎珠袷蟒袍一件”,背书:“道光十三年七月初二日收。沈魁交”。 此龙袍为清代皇后吉服,逢元旦,万寿,冬至以及吉庆节日时穿着。
石青蟒缎缀金板绵朝裙
清乾隆 身长145厘米肩宽35厘米 清宫旧藏 朝裙圆领,大襟右祍,无袖,裾左右开,后身垂带两条。 片金镶貂缘,缀银鎏金扣,裙分上中下三层,上用红色团寿织金缎,中间用质如襞积(祒褶),下用蓝色寸蟒妆花缎;上袷、中单、下绵,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。下幅彩织四层行龙,间饰五彩云纹。沿片金镶貂缘内侧,间距缀捶胎錾花条状金板三十五块,上嵌珊瑚、绿松石、两端缉珍珠、珊瑚米珠。 朝裙、朝袍、朝褂穿着顺序是内裙,中袍、外褂、此朝裙为乾隆孝贤皇后御用,为故宫孤品。
石青缎绣缉米珠缀金板珠石云龙团寿绵朝褂
清乾隆 身长130厘米肩宽40厘米 清宫旧藏 朝褂圆领,对襟,无袖,裾左右开,片金缘,缀银鎏金龙纹扣九枚,内衬红色暗团云龙纹金寿字织金缎里,中间薄施绵絮。石青色缎地上绣两条上升的金龙,间饰流云飞蝠、海水江崖纹,外环缀捶胎錾花条装金板,上嵌珊瑚和绿松石,金板两端钉珍珠、珊瑚珠,间缀缉米珠大小团寿字五十五个。 此朝褂为清乾隆孝贤皇后秋冬两季礼服,是套在朝袍外面的服装。
石青缂丝加绣缉米珠缀金板龙凤绵朝褂
清道光 身长145厘米肩宽42厘米 清宫旧藏 朝褂圆领,对襟,无袖,祖居左右开,附披肩,肩缀系披肩用黄色丝绦,后背垂珍珠、珊瑚雕福寿喜字背云,缀铜鎏金錾花扣,内衬红色暗云龙金寿字织金绸里,薄絮丝棉。 褂前后饰二龙戏珠,环以缉红珊瑚米珠双喜字各十,间饰灵芝云、飞蝠衔古钱,字纹,彩带和盘肠,海水江崖、杂宝等纹样,寓意“福到眼前”,“万代福寿”和“福寿绵长”。 褂镶石青片金边,内环镶嵌翡翠,碧玺和红宝石金板七十六块,两端缀缉珍珠、珊瑚米珠。 此朝褂缂、绣、缉、缀等多种工艺并用,极具特色。特别是使用了大量的珍珠、珊瑚米珠,达二十万颗,为清代服饰绢米珠数量之最。
带珠饰凤眼菩提朝珠
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。状如念珠﹐计一百零八颗。
珠用东珠、珊瑚、翡翠、琥珀、蜜蜡等制作,以明黄、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,由项上垂挂于胸前。朝官,凡文官五品、武官四品以上,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,才得挂用。
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,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。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、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。
朝珠两旁共附小珠三串:一边一串,另一边两串,名为“纪念”;戴法男女有别,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,两串在右一串在左为女。另外有一串珠垂於背,称背云。
金嵌珍珠龙戏珠纹镯
径7.8厘米一对 清宫旧藏 环形,外环累丝纹饰,两龙相对,中间嵌大珍珠一颗,两龙身尾互相缠绕,龙眼由小米珠嵌而成。此镯造型独特,做工细致,金成色上佳。 金镶珠翠软手镯
径5.9厘米 手镯六节,中嵌翠环,环中有莲瓣式金托,嵌东珠一颗,翠环两边成“品”字形各镶东珠三颗。翠环背面八角形镂空托底,光线能够自然透射,设计巧妙。金梁上刻“志成九金”字样。 此手镯为民间珠宝店制。 东珠软镯
周长17.5厘米宽2.2厘米 以四串东珠排列穿成,中间两排间有两两成组的二十一列纵向间隔,两边各有二十一列一珠间隔。两端为白金卡托,一端为母托,上刻连续扇形花草纹,嵌东珠一颗;一端呈卡状,可与母托相连。全镯共用东珠二百五十颗。 翡翠十八子手串
周长31厘米珠径1.2厘米
周长30厘米珠径1.2厘米
手串用翠珠十八颗穿成,中有结珠,系坠角。 图1四个碧玺结珠,碧玺佛头系黄丝线,下连碧玺结、米珠三组,两坠角一为蓝晶石,一为黄晶石。 图2碧玺结珠两颗,下结珠与碧玺佛头相连。佛头下有金质铃杵,两端穿珍珠,中有金点翠地六瓣式结牌,上嵌红宝石两颗,钻石四颗,正中嵌东珠,结牌下连碧玺坠角两个,坠上方穿珍珠和珊瑚米珠。 手串是清代后妃日常生活的装饰品,可挽在手腕上或拿在手中,也可挂在便服衣襟的纽扣上。制作手串的有翠、玉、宝石、玛瑙、珊瑚、菩提、青金石等,以宝石、翠玉最为珍贵。
带珠翠碧玺十八子手串
周长30厘米珠径1.3厘米
周长35厘米珠径1.3厘米
手串由碧玺珠十八颗穿成。 图1:翠质结珠两个,佛头系丝线,下连金累丝点翠结牌,正中嵌上等东珠一颗。牌下果实形翠质坠角两个,坠角上有小珍珠三颗、米珠七组。 图2:黄色碧玺珠串成,间以珊瑚环相隔,上下有翠质结珠两个。佛头塔系丝线,连珍珠五颗、珍珠、珊瑚米珠七组,下系粉色碧玺坠角两个。
珍珠数珠
周长130厘米 清宫旧藏
数珠由一百零八颗珍珠穿成,中有四颗珊瑚结珠。红珊瑚佛头,有孔与背云相接,背云中间金点翠圆形结牌,上嵌东珠一颗,下有蓝宝石坠角,背云穿珊瑚、珍珠米珠四组。 数珠,也称念珠,佛教用品。此为清宫后妃所用,也可作为佛堂供品陈设。 珊瑚双喜字朝珠
周长166厘米 清宫旧藏 朝珠用一百零八颗珊瑚珠穿成,每个珊瑚珠上雕刻双喜字,青金石结珠。背云用十四组米珠相连,中间为翡翠结牌,下有翡翠坠角。三串翡翠珠纪念,翡翠坠角。此朝珠是皇帝大婚及喜庆节日时,后妃戴用。
碧玺朝珠
周长153厘米 清宫旧藏 朝珠由一百零八颗粉碧玺珠穿成,翡翠结珠。翠佛头,结牌嵌碧玺,上下有珊瑚珠、米珠数组连结,坠角有银累丝托嵌翡翠。纪念三串,各由十颗翡翠珠组成,碧玺坠角。 碧玺,亦称碧晒,宝石的一种,有多种颜色,产于中国新疆、内蒙及缅甸等地。碧玺朝珠是清代帝后穿常服时戴用。
金嵌翠玉圆粉盒
径6.5厘米高3.5厘米 清宫旧藏
盒鼓形,通体錾刻字纹不到头纹,盒口上下沿錾回纹。盖面以碧玺,翡翠、白玉镶嵌出蝙蝠、团云等图案,盒壁嵌花叶。 此盒为清代后妃使用的化妆品用具。清宫化妆用品多来自江南的杭州,苏州、南京、扬州等地,专门委派官员购买,连同粉盒一同进到宫内。 金雕花嵌宝石八角盒
径15厘米高6.9厘米 清宫旧藏 盒八方形。平面式盖,通体镂雕、錾刻花卉纹,中心为碧玺雕牡丹花、翡翠叶、周边嵌红、蓝宝石、翡翠、碧玺。盒壁镂空花卉纹,四周嵌红、蓝宝石、翡翠、碧玺框。 此盒工艺精致,运用镂雕、錾刻、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组成纹饰。镶嵌各种宝石共计三百一十八块,所嵌宝石皆磨成圆形。为典型的清代广州制品。 结语乱谈:时间毕竟是万物的敌人,多麽不凡的人事在静默的岁月中终会湮没。我们现在还能接触到的古代饰品大多是明清两代的,在早远的能保存下来就很不容易了,工艺细节原貌就完全无法指望了,还有那样多的天灾人祸,无数国宝就这样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,流亡到天涯。
最后,按照惯例我就不感谢CCTV了,毕竟在漫长的年月里CCTV对于科普这类知识没做出任何可供炫耀的贡献。我要感谢的是中华鉴宝网的海量高清图片支持,谢谢观赏。
非特殊说明,本文由玉石阁原创或收集发布。
转载注明:https://www.yushige.cn/post/1214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