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见扇子是什么意思,有什么幽默笑话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吗?
1.“喂,告诉我,都快手术了,你为什么从手术室里跑出来?”院长问一个浑身发抖的病人梦见扇子是什么意思。
“那个护士姐姐说,勇敢点,阑尾炎只是个小手术”病人回答道。
“是啊,护士说的没错啊,阑尾炎真的只是个小手术”
“可,可是,她是对着主刀医生说的”
2.医生问患者:“你哪里不舒服?”
患者说,“我做了一个梦,梦里我吃了一块枕头一样大的水果糖。”
医生说:“嗯,不错啊,很甜蜜的一个梦。”
患者说:“可是,今早起床,我发现我的枕头不见了。”
3.记得刚毕业不久,女朋友给我发来短信,“我们不合适,还是分手吧。”我还没来得及伤心呢,女朋友又发来一条短信,“对不起,发错了。”这回我可以彻底伤心了。
4.老师对班长说:“选出三个人来,我要搬花。”
班长就认认真真地选出来三位漂亮的小姐姐。
小姐姐们害羞的问:“找我们做什么事呀?”
老师大手一挥,说:“走,搬花。”
5.讲课时,一位同学发现老师的拉链开了,就含蓄的对老师说:“老师,你门开着呢。”
老师说:“不管它,一会教导主任来参观。”
6.高中时一哥们,长得有点着急,有一次做公交车回学校,路程比较远,百无聊赖,邻座的一个中年男人就和他搭话,那中年男人说:“大哥,去哪儿啊?”
这哥们可能也是习惯了,平静的回答:“三中。”
那男人有说:“大哥,你孩子上高几了?现在的高中生苦啊。。。”
那哥们也是烦了,顺口说了一句:“高一。”
那男人惊奇的瞪着大眼睛看着这哥们,半天憋出一句话:“大哥,您结婚可是挺晚的啊。”
7.高中的时候,中午放学,大家都抢着出去买盒饭。一个女生为了比别人快,绕弯走近道,结果路上有个井盖没盖好,掉了进去。过了会,她强撑着爬了出来,碰巧一群初中小孩经过,惊骇的看着她。她竟急中生智,说:“唉,真难修啊。。。”
8.高中时,一个男生学会了抽烟。一天放学,出了门口,掏出一支烟,却被班主任发现了。老师对他怒目而视,说:“你敢抽烟?”男生连忙把烟丢在地上。
老师又说:“你敢浪费?”男生听后,赶忙捡起来递给老师。老师不接,大喝:“你敢行贿?”男生又赶忙往口袋里塞。老师更生气了,说:“你敢再犯?”男生不知所措,哇的一声就哭了。。。
9.敌人把一个大学生绑在电线杆上,不说就电死他。大学生招了,结果还是被电死了,他说:“我是电大的”
敌人很生气,蛮有骨气的,再带上来一个。敌人对大学生说:“招不招,不招用开水浇你。”他招了,结果还是被浇死了,因为他说:“我是交大的”
来的狠点,再带上一个来,敌人对大学生说:“招不招,不招就扇你耳光,活活扇死你。”大学生招了,可还是被扇死了。他说:“我是山大的。”
邪门了,骨头都这么硬,再来一个。敌人对大学生说:“你招不招,不招就把你的浑身的骨头一根根折断。”他招了,结果还是死了,他说:“我是浙大的”
敌人疯了,硬的不行,来点软的吧,再带上一个。敌人对大学生说:“外面下着雨,你不招,我就把你困在外面用雨淋你。”大学生说:“我是北林大的”
10.知道人死了为什么身体会变凉吗?
因为,心静自然凉。。。
春典这玩意儿,本质上是最糟粕,而且最下作的一种行业术语,别说放到舞台上,就算是相声演员本身都应该把它扔垃圾桶里,永远消失才是对的。
《我爱我家》中,和平女士就表演过一段满春满典,我小时候看到这一段,反应跟傅明老人一样,一句不懂,感觉这是日本话。
电视剧里并没有专门翻译这段台词,而且剧组本意也是表现和平当时得意忘形,把那种旧社会戏子的嘴脸摆出来,显得滑稽可笑,对这种炉灰渣子也是带着批判立场的。
过去的江湖人为什么要吊坎儿,原因就是个顶个没文化,大字不认识半个,但为了实现内部加密沟通,江湖人只能自己发明一种暗号。
这种暗号既能识别同行,更重要的作用,是把一些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信息传递出来。说白了,就是使坏骗人。
最典型的就是金行,也就是算卦相面的,全都靠春典糊弄事。在接待顾客之前,先找托儿装成来算命的,跟你套近乎,把底细问清楚,然后当着你的面用春典汇报给算卦先生,但你一句听不懂,然后就顺利上套。
相声行业春典也是如此,过去撂地演出的时候,一旦你发现演员不说人话了,那肯定出了什么事情(官兵查街或者天气突变),多半就要提前置杵(要钱)了。
张寿臣在单口相声《行话》中,就专门说过春典的害处,常连安和侯一尘骂张寿臣媳妇念嘬(长得丑)。张寿臣媳妇听不懂,但又非要问,张寿臣不敢说实话,只能骗媳妇说这是夸你漂亮,结果媳妇儿高兴得不得了,连着自夸我还能更加念嘬。
现实中春典比这个段子还要夸张,对于外行人来说,春典是绝对不要打听的禁忌,因为这行人都坏,稍微走点脑子就能把你便宜占个昏天黑地。
孙福海书记的书里说过一个例子,九十年代相声正在火头上,所以很多媒体记者也对相声行业的一些内幕很感兴趣,尤其是一些记者,特别爱打听春典。相声演员都很腻歪这些人,大部分都不搭理他们,但架不住有些记者脸皮厚,而且学会几句就到处现,结果就被狠狠的耍了一通。
有一次一个女记者缠着高英培,让他教几句春典,高英培烦不胜烦,就骗女记者,吃饭春典叫撇山(拉屎)。然后女记者就跑去给马增惠显摆,说马老师待会我们一起去撇山。马增惠哭笑不得,但又不敢给她解释。
高英培这还算客气了,最坏的是那种专门挑最下三滥的戏弄人。马贵荣老师在贴吧说过一个真事儿,广茗阁相声园子有个女粉丝,也是那种成天往后台跑,逢人就打听春典的主儿,演员烦不胜烦看见她就躲。结果有一天她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“弯头”这个词,到处找人问什么意思,结果有个演员使坏,告诉他这是“舌头”的意思,这女的如获至宝还用小本本记上了。这时候还在挚友相声社的孙越看见这女的,故意损了她一句“这后台怎么老有一股子味儿,熏脑门子。”结果这女的活学活用回怼孙胖子“说谁呢?你TM把弯头捋直了再说话!”
您要问什么是弯头,英文名DICK,自己上网查去,你就说这玩意儿多缺德吧。
另外还有一种最缺德的,给外行人吊坎儿就算了,还故意说那种最下三路的坎儿,说完还装不懂,让听到的人学了去,到处散德行。
比如某宗师早年最爱说相声行里夸女的“又勾勾又丢丢”,他这么多年就不明白什么意思。呸,他在行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这话他比师父侯耀文都明白。正确发音应该是“有勾勾有啾啾”,勾勾就是屁股,啾啾就是胸。你想想那些不懂春典的空子学了去,当着小姑娘面卖弄,妥妥的性骚扰啊。
至于相声舞台上,演员偶尔也会用到春典,但要么是《我爱我家》里的和平女士一样,主要是出于塑造角色的需要,比如马志明在《大保镖》里就吊过坎儿,二赵版的《吃元宵》里,子路也一嘴黑话,这是对角色的恶搞,并不是刻意传播春典。
更多的时候是演员在舞台上说顺嘴带出来的,毕竟很多演员私下可以一天不说一句人话,满春满典的过日子,上了台也改不了毛病。但大部分演员还是在努力克服,并且对于学员徒弟,也都禁止其私下乱用春典,这才是一个行业自我提升,自我净化的好现象。
说了归齐,春典既没有什么文化内涵,也没有历史价值,纯粹就是一种江湖陋习罢了,对于这破玩意儿千万别抱着猎奇心理,否则吃亏的还是你自己。
非特殊说明,本文由玉石阁原创或收集发布。
转载注明:https://www.yushige.cn/post/1442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