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普洱茶坏处,方舟子说普洱茶致癌,这是真事儿吗?
方舟子这个人,是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喝普洱茶坏处。他已经不是一个个人了,而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代表,其身后是一个群体,打什么假,开什么炮,已经不是他能作主,也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的了。包括对对手的攻击,也不是他在做,是有团体在做这些事情。很明显的一个例子:前一段时间就悟空邀请,回合了一个关于方舟子的问题,评论里面骂我的80%的号,点进去看,都是单纯为了挺方、攻击倒方的人、攻击反转的人而申请的。许多评论连内容都不看,单纯为了评论而评论。
1、方舟子打假的点,必是社会热点,而且内容涉及面广。方舟子本身是个生化学博士,可是他打假的内容,与专业基本没有关系:打假施一公、打假韩寒、批判基督教、批判“中国雨人”周玮等,都和自己专业没有关系,而且都是当时的热搜话题。方舟子出面打假,不管事实如何,首先博眼球的用意彰然若昭。
2、道听途说,拿大帽子唬人。比如问题涉及的,“茶叶方面的老院士”、台湾来的茶叶教授等等,这类身份,唬人的成份居多,真实性基本等于零。就算老院士是真的,怎么界定他是“茶叶方面”的?他因为老所以喝的茶多吗?他发表过茶叶方面的多少篇论文吗?他主持过茶叶方面的科研吗?这些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,为什么就不具体点出来?大概是莫须有吧。假设这个人是真的,他也逃不过方舟子的毒手:你一个老院士,正事不干,跑来研究茶叶,那打你假还不是易如反掌,方又添一咬(骄)人战绩。还有什么台湾来的,美国来的,欧盟来的,被唬住的人,大概就跟看外星人一个样吧。
3、以偏概全,以点代面。抓住一点,攻击全身;揪住小辫子,打倒在地不能翻身,这是方舟子常用的手法。攻击中医,攻击象棋,都是用的这一手法。攻击崔永元,攻击施一公,攻击韩寒,也是攻其一点,臭其全身的作法。
4、东拉西扯,曲折迂回。你如果是专家,我说你论文是假的,如果你证明论文是真的,我说你年龄是假的。你如果是社会专家,我说你不懂科学,如果你能证明你其实是理科方面的博士,我说你只专一方面,其它不通。人是社会的人,不可能没有缺点和漏洞,完美的人,除了方舟子,上下五千年,大概再也没有。
带有“苦涩味”的普洱茶都是不好的吗?
翻阅茶圣陆羽的《茶经》,发现七之事中提到的与茶有关的历史记载,“茶”字与“苦”字常常一起出现。
如壶居士《食忌》中提到:“苦茶,久食羽化”。陶弘景《杂录》中也称:“苦茶轻身换骨”。《本草.本部》中也有记载:“茗,苦茶,味甘苦”。
不止是普洱茶,从古至今,茶味总与苦味相伴。
不能说普洱茶苦涩就是不好,苦是一种味道,涩是一种感觉。普洱茶有苦味主要是由于茶叶中所含有的咖啡碱、可可碱、茶叶碱、花青素类、茶叶皂苷、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决定的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咖啡碱和花青素。
咖啡碱呈苦味,由于其遇热易挥发,因此茶叶多冲泡几次,它的含量就会减少,苦味自然也就下降了。紫芽苦味更重,是因为紫芽的花青素含量较高,夏茶由于受阳光强射,多紫芽,夏茶普遍更为苦涩。
普洱茶的涩感是受酚类物质以及其氧化物的影响。茶汤中的酚类物质以儿茶素含量最高。酯型儿茶素收敛性强、涩味重。而普洱茶是大叶种茶青制成,大叶种茶青所含有的儿茶素很高,因此新生普的涩味非常强。生普经过长期陈化之后,儿茶素因氟化慢慢减弱,苦涩味也就减低了。
苦与涩,是由茶叶本身的物质所决定的。所以我们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。但只苦只涩,一定不是好普洱。好的普洱“入口苦而如喉甘”,苦涩发生在口腔中之后,能够化开,而且化的很快,退的很快。
回甘虽有强有弱,但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是,一定要有苦涩才会有甘甜。
非特殊说明,本文由玉石阁原创或收集发布。
转载注明:https://www.yushige.cn/post/1493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