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区别是什么?
东西方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开物成务的意思。不同的民族,又分居在地球的东西两边,当东方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,西方正处于暮晚时分。这种地理差异,使得人们的文化观念、风俗习惯和生活作风存在着巨大的不同。
东方人民勤劳勇敢,从古至今,一代又一代东方人,创造了绚丽多姿的灿烂文明。古代的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将东西方的商业贸易做得风声水起,如火如荼。从而架起了东西方经济、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东方大国,由于近代受帝国主义强盗们一次又一次的入侵、掠夺,使得整个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,从义和团起义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,东方的有志之士从没有放弃民族独立、国家富强的梦想。
毛泽东自1921年在东海之滨的上海石库门参加中共一大代表大会,由于外国租界巡捕房的探子骚扰,不得不将参会人员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。
从1921开始,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,先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,终于在1949年的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。
毛泽东以西方人马克思、列宁为导师。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,创立了毛泽东思想。
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以辩证唯物主义无神论作为指导社会建设的根本思想。不信神不信鬼,相信亿万人民的创造力。
西方国家是以宗教为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意志。靠基督上帝的圣经来胡弄百姓。倡导森林法则,弱肉强食。
这就是“东西方文化的差异”。而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又表现的什么地方?
具体就是都注重发展经济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。都关注文化、教育的发展,提高人们的素质。都有环境保护意识,改善人居环境的具体举措。
总之,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文化,也没有文化优劣之分。诚认差异才是正确的选择。(2020/09/16)
明朝是中国开始全面衰落的时期。无论从经济、民生、科技、军事、外交等各方面,明朝和西方比较都开始显露出颓势。关于科技、军事、经济的落后,我在关于明朝的头条问答里阐述过,这里就不在复述。这里就详细谈一下民生和外交方面。
我所指的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。(在我眼中,经济是指国家收入情况) 很多人误以为明朝朱元璋时期,对贪官的严厉刑罚就是对百姓好。这点大错特错。朱元璋最大的问题是,有以天下为私的私心,这种私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一点一点的堆积和显现,最终吞噬了整个大明王朝,中华文明进程生生地被中断了。 好好看看明史吧!朱元璋始终跳不出私天下的格局。在谋划朱家天下的指导思想下。他的反腐是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的!而在《中国通史》中这样评价:无论就朱元璋(肃贪)的目的、使用手段与后果,都不值得做过多的肯定。明初政治并未因此清明,劳动人民也没有从中得到实惠,真正受益的只是朱元璋本人。 那么明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怎样?著有《万历十五年》的黄仁宇先生算了一笔账,16世纪后期的中国人口,总数已近于1.5亿口。政府每年的收入,除了两千五百万两银的税收之外,尚有食盐公卖,每年余利两百万两,其他各种商税、开矿的利润、罚款、捐输纳盐的收入种种名目加起来,也不过三百万余万两,不会超过四百万两,林林总总加起来,总收入不超过三千万两白银,平均下来,每口人分得0.2两。而在同时期的威尼斯,人口只有十万人左右,只和中国一县的人数相似,政府每年的收入已突破三百万金托卡(ducats),等于三十六万盎司的纯金,平均下来,每口人占有三点六盎司纯金。而在之前的宋朝,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是远超世界同时期其他地方的。 惨淡的民生造就了明朝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农民起义最多的情况。明初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十来个省,从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,都有起义者的足迹。洪武期间,就有100多起农民起义。永乐时期有较著名的唐賽尔起义。谈迁在《国榷》中记录永乐十七年迁都后,北方各省饥民情况: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,老幼流移颠沛疲乏路,卖妻鬻子以求苟活……且徭役不息,征敛不休。 明中期农民起义连绵不绝,不仅起义次数多,涉及的地区广,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区,而且是一个高潮平息不久,又有新的高潮到来,高潮之间间隔也很短。明末农民起义的规模之大,持续时间之长,范围之广、影响力之深更是前朝所没有的。 如果你重生到明朝普通百姓家,先做好成为百万流民大军一员的心理准备。 说完民生,再探讨一下明朝时期的外交状况。《中国通史》中谈到:葡萄牙殖民者首先公然入侵广东,继之进占澳门,为列强侵略中国开了先例,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,从此由主动变为被动。明代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,在这之前,中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(以上两句都是)因此《中国通史》总结性地说,明(外交)历史是中国从先进到落后的历史。 总有无耻之人把任何说明朝不好的都归结于满遗或清狗、鞑子之类的。或者又找理由说是把明朝写得如此不堪,是为了讨好现在的满族来达到民族团结的目的。关于抗清民族英雄李定国在《中国通史》中是有专门章节的,这是王侯将相才有的殊荣。像清初四大贝勒只有代善才有单独成章,而且仅仅只有三节。而李定国足足有七节之多,不乏溢美之词。所以,《中国通史》中对明朝客观的历史评价绝不是为了民族团结而故意那样编写的。其中的编者基本都是汉族。 朱亚非在《论明朝与撒马尔罕关系》中也谈到明廷和当时帖木儿的关系:明政府在积极防范蒙古各部的同时,需要和帖木儿保持较好的关系,所以明与帖木儿交往所求的并不在经济上的得失。朱元璋主张“厚来薄往”, 即赏赐要厚,不吝金钱财物,所取要薄,不要失远人之心。 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无疑是失败的。曾经日本、俄国为了争夺东北亚的霸权,在中国的东北开战,而清政府竟然无耻地宣布中立。其实类似的事也发生在明朝。天启二年,荷兰占据台南,天启六年,西班牙占据台北,崇祯十五年,荷兰驱逐西班牙占据整个台湾。西、荷为了争夺东亚贸易权,同样是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。明廷同样是不闻不问。 可能有人会说,郑成功后来不是收复了台湾吗?可讽刺的是,郑原本是明廷处心积虑想要剿灭的海盗。明廷对海外贸易作了严格限制,甚至有时根本不准商民下海,这是人为地削弱、封锁商品的对外销路,很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。 海盗走私迫使明廷部分放松海禁,促进了海上贸易和东南沿海的商品生产,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有利条件。明廷对其进行镇压,只能说是历史的悲剧。 如果你还为明末能战胜西方远道而来的武装商船而沾沾自喜,只能说明你和当时的明廷一样自大和封闭。 因此,《中国对外关系史》认为明朝时(中国)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和内向。所以这一情况(指保守和内向),不仅仅发生在清朝。其实,明、清还有很多地方相似。所以,白寿彝《中国史学史》把明清列为中国历史的第五个时期。 清承明制。很多人不喜欢清朝,而清朝不过是明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翻版。 以上就是我对明朝的部分看法。
非特殊说明,本文由玉石阁原创或收集发布。
转载注明:https://www.yushige.cn/post/149792.html